Ctrl+K

搜尋方式

袖手旁觀

ㄒㄧㄡˋ ㄕㄡˇ ㄆㄤˊ ㄍㄨㄢ
  1. 把手放在袖子裡,在一旁觀看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予過問
    [例]朋友有急難,我們應當伸出援手,不可袖手旁觀。

[反]拔刀相助

袖手旁觀

ㄒㄧㄡˋ ㄕㄡˇ ㄆㄤˊ ㄍㄨㄢ
  1. 把手放在袖子裡,在一旁觀看。形容置身事外,不予過問。《紅樓夢》第七二回:「連你還這樣開恩操心呢!我倒反袖手旁觀不成!」也作「旁觀袖手」、「束手旁觀」、「縮手旁觀」。

袖手旁觀

ㄒㄧㄡˋ ㄕㄡˇ ㄆㄤˊ ㄍㄨㄢ

把手縮在袖子裡,在一旁觀看。形容置身事外,不予過問。語本唐.韓愈〈祭柳子厚文〉。 冷眼旁觀

用法

01.宋.周密《齊東野語.卷七.洪君疇》:「應干文字,悉由通進司投進,自知潔其身,而袖手旁觀之人,往往察臣之所避而趨之。」 02.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六回:「今日公瑾怒責公覆,我等皆是他部下,不敢犯顏苦諫;先生是客,何故袖手旁觀,不發一語?」 03.《封神演義》第三六回:「哪吒曰:『吾既下山來佐師叔,豈有袖手旁觀之理。』」 04.《紅樓夢》第七二回:「鳳姐忙道:『連你還這樣開恩操心呢,我倒反袖手旁觀不成!』」 05.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五回:「媳婦若再袖手旁觀,難道真個的今日這樁事就這樣罷了不成?」

形容置身事外,不予過問。

例句

  1. 用在「置身事外」的表述上。

辨識

近義:冷眼旁觀、坐視不救、作壁上觀漠不關心置身事外隔岸觀火

反義:打抱不平見義勇為拔刀相助

參考詞語:「傍觀縮手、旁觀袖手、束手旁觀、縮手旁觀、袖手傍觀

「袖手旁觀」及「冷眼旁觀」都有置身事外,一旁觀看的意思。

「袖手旁觀」側重於故意不伸手相助;「冷眼旁觀」則側重冷漠旁觀而不救助。

袖手旁觀 冷眼旁觀 ○ ㄨ 看到路上有行動不便的人需要幫忙時,請伸手相助,千萬不要只是∼。 ㄨ ○ 他一直∼地等待著時機來臨,打算好好地表現一番。

典故說明

柳宗元(西元773∼819)字子厚,河東人,故亦稱為「柳河東」,為「唐宋八大家」之一。德宗貞元時進士,官至監察御史。後被貶為永州司馬,又貶柳州刺史,故亦稱為「柳柳州」,後死於柳州。柳宗元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主將,私交甚篤。其詩文擅於刻劃山水,反映現實風格清新峭拔。柳宗元大部分的著名作品,是在貶謫永州的十年間完成的。他描寫山水,不僅基於長期的觀察和敏銳的感受,更能將山水予以形象化,捕捉不同山水間的個性化特徵賦予每一座山、每一條溪流獨特的面貌。除了對山水的描摹,柳宗元也藉著山水來表達自身對現實的激憤不平,使其作品真正達到寓情於景、情景交融的境界。雖然文名日盛,但是柳宗元在仕途上卻屢遭貶抑。由於永貞革新失敗,柳宗元、劉禹錫及其他革新派人士相繼被貶。柳宗元先被貶為邵州刺史,行至半路,又被加貶為永州司馬。永州一貶十年,柳宗元才被召回京,未受到重用,便被改貶為柳州刺史。長期的貶謫生活,對柳宗元的健康和精神造成了不小的打擊,未老先衰。後雖經友人多方奔走,憲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,但詔書未到柳州,柳宗元就已病死,時年僅四十七歲。柳宗元的才華洋溢,抱負卻不得伸展,讓身為好友的韓愈十分感嘆,在給好友的祭文之中,韓愈寫道:「這種情形就像不善於鑿木的人,偏讓他去鑿木,結果弄得指頭流血,滿頭大汗;但是技藝純熟的大匠卻只能縮手袖間,站在旁邊觀看。你的文章才華如此出色,反而不被重用;卻讓我們這些人,掌握了朝廷大權。」對於柳宗元一生懷才不遇,發出了沉重的嘆息。後來「袖手旁觀」這句成語就這裡演變而出,用來形容置身事外,不予過問。

書證

  1. 這是他們的家務事,別人只能袖手旁觀。
  2. 這件事關係到所有人的前途,誰也不能袖手旁觀!
  3. 他是我的莫逆之交,今天他有困難,我豈能袖手旁觀?
  4. 我不能袖手旁觀,讓那些外行充內行的人在那兒胡攪窮混。
  5. 大家忙成一團,她卻像個沒事人似的,袖手旁觀地站在那裡。
  6. 在未弄清楚事情發生的緣由之前,我們暫且採袖手旁觀的態度。
  7. 這事雖然與我無關,但就發生在我眼前,我能不聞不問,袖手旁觀嗎?
  8. 看到路上有行動不便的人需要幫忙時,請伸手相助,千萬不要只是袖手旁觀。
  9. 這個社會真是冷漠極了,大家只知道各掃門前雪,遇到別人有事時,大多袖手旁觀,很少關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