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ㄑㄧˇ
部,共10畫】
  1. 使身體由下往上坐立。
    [例]起立起身、早睡早起

  2. 開始。
    [例]起訖起筆、起頭

  3. 產生發動
    [例]起疑起兵、起作用

  4. 復甦好轉
    [例]起死回生

  5. 提取。
    [例]起贓起貨、起出

  6. 擬定
    [例]起草、起稿

  7. 建築建立
    [例]白手起家

  8. 量詞:(1) 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。相當於「」。
    [例]店裡來了兩起客人。
    (2) 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。
    [例]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。

ㄑㄧˇ
部,共10畫】

  1. 站立、坐起。如:「起立」、「起來」。《禮記.曲禮上》:「請業則起,請益則起。」唐.白居易〈與元微之書〉:「垂死病中驚坐起,闇風吹雨入寒窗。」

  2. 起床、離開床鋪。如:「早睡早起」。《孟子.盡心上》:「雞鳴而起,孳孳為善者,舜之徒也。」《禮記.內則》:「孺子蚤寢晏起,唯所欲食無時。」

  3. 始、開始。如:「起迄點」、「起筆」、「從今起」、「萬事起頭難」。《漢書.卷一○○.敘傳下》:「以述《漢書》,起元高祖。」

  4. 發動、產生。如:「起疑」、「起風」、「肅然起敬」。《呂氏春秋.貴直論.直諫》:「百邪悉起。」漢.高祖〈大風歌〉:「大風起兮雲飛揚,威加海內兮歸故鄉。」

  5. 復甦痊癒好轉。如:「起死回生」、「一病不起」。《國語.吳語》:「君王之於越也,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五.鄭玄傳》:「玄乃發墨守,鍼膏肓,起癈疾。」

  6. 取出。如:「起貨」、「起贓」、「起出凶刀一把。」

  7. 出仕、舉用。如:「起用」、「東山再起」。《戰國策.秦策二》:「召公孫顯於韓,起樗里子於國。」宋.辛棄疾〈水龍吟.老來曾識淵明〉詞:「甚東山何事,當時也道,為蒼生起。」

  8. 擬訂。如:「起草章程」、「起個大綱」。

  9. 出身。《漢書.卷三九.蕭何曹參傳.贊曰》:「蕭何、曹參皆起秦刀筆吏,當時錄錄未有奇節。」

  10. 建築、建立。如:「白手起家」、「平地起高樓」。《三國志.卷四七.吳書.吳主權傳》:「治城郭,起譙樓。」

  1. 詩文首句、首聯或首段。《通俗編.文學引范德機.詩法》:「作詩有四法,起要平直,承宜舂容,轉要變化,合要淵永。」

  2. 量詞
    (1)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。相當於「」。如:「店裡來了兩起客人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四回:「且平兒又是個極聰明極清俊的上等女孩兒,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。」
    (2)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。如:「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。」、「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。」

  1. 置於動詞之後,表示及、到的意思。如:「想起往事,真是不勝感慨!」、「只要談起女友,他便眉開眼笑。」

  2. 置於動詞之後,表示足夠不夠的意思。如:「經得起現實的考驗。」、「承受不起輿論壓力。」


有提到「起」的條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