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rl+K

搜尋方式

一孔之見

ㄧ ㄎㄨㄥˇ ㄓ ㄐㄧㄢˋ
  1. 比喻見識淺薄狹窄,只見片面,不見整體。如:「他對健康保險制度的一孔之見,不足以採納。」

一孔之見

ㄧ ㄎㄨㄥˇ ㄓ ㄐㄧㄢˋ (變) ㄧˋ ㄎㄨㄥˇ ㄓ ㄐㄧㄢˋ

由一個小孔看到的事物。比喻人的見識狹隘淺薄、無法通曉整體。語本漢.桓寬《鹽鐵論.相刺》。 一隅之見」、「井底之蛙

用法

比喻人的見識狹隘淺薄、無法通曉整體。

用在「見識淺陋」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  1. 他對這個問題看法、只是一孔之見、不足採納
  2. 這種看法怕只是他個人的一孔之見、不必太在意吧!
  3. 我的見解只是一孔之見、希望引起拋磚引玉的作用。
  4. 我對這個問題有些話要說、雖是一孔之見、但請大家多加斟酌。
  5. 他對電腦本來就缺乏認識、竟然還敢抱著自己的一孔之見胡亂反對。
  6. 在未清楚事情真象之前、憑著一孔之見大放厥詞、常會臆測錯誤的。
  7. 如何使我們的公司茁壯、需要集思廣益、個人所提的不過是一孔之見、提供大家參考罷了。

辨識

近義:井蛙之見坐井觀天管中窺豹管窺蠡測牖中窺日、甕天之見

反義:高瞻遠矚真知灼見

參考詞語:「一隙之見

典故說明

桓寬的《鹽鐵論》是一部討論經濟的書。討論內容包括:國家經濟與外交政策的走向如何?鹽、鐵收歸國營不會造成「與民爭利」的弊端?施政方針與治國理念該如何調整?《鹽鐵論》不只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社會情況、更是西漢後期文學的一大突破。當時的政論文字受到讖緯之學的影響、變得迂腐呆板、毫無新意。《鹽鐵論》採用辯論的形式、以「文學」、「賢良」與「丞相」、「御史」兩方互相詰難、有時用連綿詳細的說理、有時針對對方理論的弱點進行批判、或用尖銳的語言攻擊、或用生動的比喻突出論點、使得論點不斷地深化、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。在〈相刺〉篇中、桓寬便借大夫之口說道:「如果只通過一個小孔來看事物、就好像只通曉一個道理、而不知權衡整體、便以自己的無知來非議他人的論點、正如夏天的蟬不知道冬天的冰雪一樣、而這也正是像孔子、孟子這樣的聖人無法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啊!」後來「一孔之見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、用來比喻人的見識狹隘淺薄、無法通曉整體。

書證

  1. 清.錢大昕《潛研堂文集.卷一五.答問一二》:「崑山顧氏因謂五方之音、雖聖人有不能改者、信有之乎?曰:『此顧氏之輕於持論、以一孔之見、窺測聖人也。』」
  2. 清.譚嗣同《譚嗣同全集.興算學議.上歐陽中鵠書》:「不敢專己而非人、不敢諱短而疾長、不敢徇一孔之見而封於舊說、不敢不舍己從人取於人以為善。」

在其他地方搜尋「一孔之見」